产品型社群是依托于产品来赚钱的,其实说白了,就是让用户爱上你卖产品的套路并一直给你付费。
我们做不到星巴克那样的资本形态,也做不到一点点那样的加盟模式,那就从一个店一个店的来做。
圣矾在参加广州的一个线下培训班的时候认识了一个大哥,三十多岁,开琴行培训班的,主要还是做艺术类培训,他说现在线下做实体行业的人没有一个能够结合互联网做产品营销的,大家都还停留在发传单就能引流的阶段上面,从来没有想过后端能提高转化率的一些东西。
而他后面的策略就是结合微信营销来做,就像内容型社群年赚百万方法论中说到的收钱里面一样,不管是什么样的用户,必须要把他们压榨的一滴都不剩才能对得起自己投入的钱和人力。
他的策略圣矾就不能透露了,如果你去广东中山的话,会碰到他开的店的。
圣矾按照昨天收钱里面的套路来给大家讲。
做过淘宝运营的朋友大家都知道,淘宝上面的产品分为低价引流款,中间价品牌打造款,高价利润款这三种,现在互联网营销中大家都是在采用这个方法。
一、低价引流款
1)线下
正如上面所说的中山大哥,他们以前只有利润款,没有前面的这些引流的,所以他们的粉丝成本非常的高,因为他们只有发传单这一个引流的路径。
圣矾给大家举一个例子:
有这么一家冰激凌店,他的传单页上面写的是进店送价值 20 元的装饰小球,这个球的实际成本不到两块钱,也就是说本来发传单 1000 张可能会有 100 个人进店,但是加上小球,带动了小孩子的内心乐趣,小孩拉着家长去,进店的客流量就一定会有所增长,这就做到了引流款的作用。
而他们进店一定会消费,因为现在的人脸皮都薄,进别人的店不可能领一个东西就走,就算走,小孩也不答应,所以也拉高了店铺的转化率。
这样的一个小策略,就让店铺最少能增长 20%的营业额。
这个方法很多的店铺都在用,而且永远都不会失效。
2)线上
圣矾拿淘宝店来举例,也是现在很多淘宝店都在用的方法。
低价引流款按照成本价卖出去,在包裹中加上自己的小卡片,收货好评加微信领红包。
领完现金红包之后再送店铺优惠券,是购买高价利润款的专属优惠券。
然后在加微信群,不定期分享产品相关的使用技巧和使用产品的好处。
根据你自己的流量池来增加曝光和与用户互动的触达。
比如说现在圣矾有个人微信号,有客服微信号,有服务号,有公众号,还在准备做微信群,这些都是为了增加对于用户的触达率。
为什么要增加触达?
如果只在一个微信朋友圈发信息的话,每个人都有好几百的好友,朋友圈就被别人顶下去了。
所以在多个渠道都增加触达,那么用户看到的次数就多了。
3)自媒体
这里有三个例子,第一个例子是圣矾在《疯传》读书笔记中提到的大胡子日,在这里就不多讲了,没看的去看那篇文章。
第二个例子是[灵魂有香气的女子]以前的小龙虾活动,通过自己本身的大流量,做了一次晒小龙虾生活照片的活动,让粉丝提供自己跟小龙虾的合照,筛选出最强的吃货,同时找广告商来打小龙虾的广告,参赛的选手可转发抽奖免费领小龙虾礼盒,在当时为该小龙虾品牌带来了四十多万的曝光量。(通过活动传播活动,筛选小龙虾的精准用户)
第三个例子是一些自媒体 IP,就像[小崽子剧场]的微信群,加入群的人免费发自己的表情包,流量做起来之后推刺绣贴,咖啡杯,定制指甲油等。(在做活动的时候也把自己的 IP 给做火了,一石二鸟)
二、高价利润款
圣矾在内容型社群年赚百万方法论中说过,高价利润款是主要的利润来源,也就是说收的钱一定不能少,要不然赚啥。
而且现在的互联网还有三个月魔咒所在,所以一定要提早的榨干用户的价值,否则就被别人抢先榨干了。
这个高利润款有五个方式
1)产品订阅
比如说一款袜子,选择的用户是男性,大家都知道,男人都很懒,有时候懒得洗袜子,洗内裤,所以就有人推出了这样的套餐。
2)众筹
这个方法很多的大品牌都在用,而且很多的资金盘都是采用这种方法来圈钱。
做的好的案例就是“谦益农场”
他们当时的微信号里面只有三千多个人
但是最后众筹了三百多万,大多数人都是购买的第一档,当然,他这个模式也是很难复制的,用户群体不太好定位而且也不太好引流。
3)经销商
抖音网红“杜子建”,当时六十多万粉丝,卖“杜酒”,收费一万成为代理商,教怎么卖,收了 800 多人,利润八百多万。
4)会员制
比如圣矾的会员社群,现在是 2200 就能做我的项目赚钱,还能跟我学营销,还能参加合伙人计划帮助成长。
比如逻辑思维,比如樊登读书会
5)代理
比如小黑裙,教各地区的代理商做推广,专门推广自己地区的,举办线下社群活动,发展下线,让代理商获取粉丝帮助品牌做推广,自己只需要做产品赚利润就够了。
以上就是产品型社群的一些基础方法论,如果你学到东西了就点个赞,如果没看明白就留言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