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一个大哥聊天,他说找项目要么花钱,要么花时间,任何一个项目都能通过 5-7 层人脉获得到,这个理论以前我听说过,叫做“六度人脉理论”。
1.六度人脉理论是什么?
这个理论是 1929 年,由匈牙利作家 Frigyes Karinthy 在短篇故事‘Chains’中首次提出的。1967 年,美国社会学家 Stanley Milgram 设计了一种新的方法来检验这一理论,他将其称之为‘小世界现象’。他随机从中西部挑选出一批志愿者,要求志愿者们将包裹邮寄给马萨诸塞州一个素不相识的人。发件人知道收件人的姓名、职业和大致位置。按照指令,他们先将包裹寄给自己朋友圈中根据名字最有可能认识目标的一个人,那个人再依次类推,下一个人再依次类推,直到包裹最终到达目标收件人手中。尽管参与者预计这一锁链至少会包含上百个中间人,但最终成功送达包裹的锁链中平均只有 5-7 个中间人,使得‘六度人脉’理论应运而生。 六度人脉关系理论,以认识朋友的朋友为基础,通过网络扩展自己的人脉。并且无限扩张自己的人脉,在彼此需要的时候,可以随时得到该人脉的帮助。在现实社会实践中,通过六度人脉关系理论所扩展的人脉,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各个角落中进行着彼此之间的需求供应。 简单的说,每一个擦肩而过的陌生人都有可能是你的第六度人脉。
这是百度百科里面给的解释。
2.六度人脉理论如何应用到找项目上?
要靠人脉获得价值,首先自己要认识很多的人。
还是拿前几天我找项目来举例子吧。
QQ 引流项目因为大环境问题暂时不能做了,我问了卖软件的,他说让我加一些 xx 关键词的 QQ 群,里面有很多的同行,现在是大环境问题,都一样。
接着我问他,还有别的比较合适的项目吗?
他说认识 zz,跟他学了一个国外 cps 项目,可以带我,不过要付费。
知道国外 cps 这个关键词之后,我开始了百度,百度不出什么结果之后又去问别人。
第一个问的是跟我以前做国外玩汇率差项目的一个人,他说不知道,但可以拉我进一个玩国外项目的群,进了之后我在群里又认识了一些大佬,该发红包的发红包,该付费的付费花去大几千块。
在这个群里我就找到了想要找的那个人。
发了几百块的红包之后,得到了一些重要的信息,确定不是骗人的,接着就付费了。
在网络上一般只需要两三层的人脉就能找到想要找到的东西。
但是在生活中可能就麻烦一点。
3.六度人脉理论如何应用到生活中?
我的一个亲戚是做医疗相关的生意的,需要跟很多政府官员打交道。
一开始他也不认识这些官员,他是靠了 4 层人脉接触到的。
第一层是医院里做手术的主刀医生。
第二层是当公务员的亲戚。
第三层是这个亲戚的领导。
第四层是主刀医生认识的领导。
第五层就通过主刀医生认识的领导接触到了那个关键人物。
之后是如何操作的我就不清楚了。
万事开头难,熬过了前面的两三年后面利润多了,也轻松了一些,把菏泽的市场跑了出来,现在正在做济南的市场。
4.什么样的人脉必须有?
这是我在抖音上刷到的理论,分享给大家。
生活中我们免不了生病,所以医院的人必须要认识。
避免自己或者家里人做破坏规矩或别别人欺负的事,所以警察和律师也要认识。
买房,分地,社保局福利等各地政府下发的政策也要知道,所以政府里面的人也要认识。
这四类人必须要通过各种途径认识一些,看上去用不到,但实际上用处很大。
医院里能免去排队和病房的特殊照顾;法律上能减轻或加重刑罚;买房或社保补贴的福利等等。
以前我不懂这些,最近接触了几个年纪比较大的大哥,他们讲完之后我明白了这个道理。
尽管你不以混人脉为生,但为了自己的生活,还是要多认识一些“有用”的人。
我以前是一个非常讨厌拍马屁的人,毕业之后发现,不拍马屁真混不下去。
大学里那个会拍马屁的人已经混到了国企的管理层,而那个一门心思搞技术的刚刚过了小公司的试用期。
社会就这样,你能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