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沟通》第20周读书分享

暴力?我们现在离暴力很远了吧,暴力是战争、打架、破口大骂……那么是不是就这些呢?

如果是,咱们遵纪守法的普通人可谓非常幸运,如果你不主动惹事,你几乎碰不到什么暴力。但是且慢,再听听以下这些:

老公对妻子说:我这辈子都他妈没坐过这么慢的火车!

老公对老婆:“就你事儿多,你到底能不能快点啊!”

老婆对老公:“喝,喝,就知道喝,你喝死算了!”

老师对学生:“你笨死了,我怎么才能教会你呢!”

上级对下级:“你一天到晚迟到,是不是要我送你一个闹钟?”

怎么样,哪个听者不难受?情感和精神上的创伤,甚至比肉体的伤害更加令人痛苦。但这些内容我们陌生吗,指责、嘲讽、否定、说教、随意评价、贴标签、任意打断,无处不有,事实上我们就生存在这样一个痛苦的暴力世界中。

也许我们并不认为自己的谈话方式是暴力的,但我们的语言确实经常引发自己和他人的痛苦。

大家有没有这种情况,如果一个人的行为不符合我们的价值观,那他就被看作不道德或者邪恶的。

比如老师布置的作业我不想做,那他就太过分了。

如果有人开车横冲到我前面,那他就是混蛋。

如果看到有人插队,那这个人就没素质

如果买东西老板不给优惠 那他就是奸商

如果你看到一个穿的非常暴露的女孩 那她就是一个浪货

非暴力主张,积极进取,而非消极无为

如果今天你的世界是无情的,那是我们的生活方式,造成他的无情

让爱融入生活

也许我们并不认为自己的谈话方式是暴力的,但我们的语言确实常常引发自己和他人的痛苦。

非暴力沟通,指导我们转变谈话和聆听的方式。我们不在条件反射似的反应,而是去明了自己的观察感、受和愿望,有意识的使用语言。

我们即诚实清晰地表达自己又尊重与倾听他人。这样在每一次的活动中,我们都能听到自己和他人心灵深处的呼声。同时他还促使我们仔细观察发现正影响我们的行为和事件,并提出明确的请求。他的方式虽然简明,但能带来根本性的变化。

运用非暴力沟通聆听彼此心灵深处的需求,我们将以全新的眼光看待人际关系。

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

首先留意发生的事情,我们此刻观察到什么?不管是否喜欢,只是说出人们所做的事情。

第一个要素清楚地表达观察,结果而不判断或评估。

第二个要素表达感受,例如受伤,害怕,喜悦,开心气愤等等。

第三个要素说出哪些需要导致那样的感受。

第四个要素具体的请求。

借助这四个要素诚实的表达自己,是非暴力沟通的一个方面。

非暴力沟通的另一个方面是借助他们关切地倾听。

首先通过体会他人此刻的观察感受和需要他们建立联系。

然后聆听他们的请求没发现做什么可以帮助他们。

非暴力沟通过程:

什么是我的观察

我的感受如何

哪些需要(或价值,愿望等)导致那样的感受

为了改善生活我的请求是什么?

我此刻的观察感受和需要是什么?为了改善生活,我的请求是什么?

你此刻的观察感受和需要是什么?为了改善生活,你的请求是什么?

非暴力沟通的精髓在于对其四个要素的觉察,而不在于使用什么字眼进行交流。

非暴力沟通提醒我们专注于彼此的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

是什么蒙蔽了爱

道德评判

是什么,使我们难以体会到心中的爱在思考这个问题时,我发现某些语言和表达方式的负面影响,他们虽然致力于满足某种愿望,却倾向于忽视人的感受和需要抑制彼此的疏远和伤害,这些语言和表达方式,我称为异化的沟通方式。

道德评判,使用道德标准来评判人。如果一个人的行为不符合我们的价值观,那他就被看作是不道德的或者邪恶的。例如“你的毛病是你太自私了”,“他对人有成见”,“这是不恰当的”批评,指责、辱骂、归类、比较以及评论等都是在评判人。

苏菲派诗人鲁米写到,“在道德与不道德的区分之外,有片田野,我将在那里见你,然而语言是我们限于是非之中,他擅长将人分类,把人看作好人或坏人,正常或不正常,负责任或不负责任,聪明或愚蠢等等。

对他人的评价实际上反映了我们的需要和价值观。

我从小就学着,你貌似客观的语言表达自己,一旦遇到不喜欢的人或不理解的事就会想别人有什么不对,如果老师布置的作业,我不想做,那他就太过分了,如果有人开车横冲到我前面,那他就是混蛋,同样的要是达不到自己的期待,我也会觉得自己有毛病,我一心分析和确定错误的性质,而忽视自己和他人的需要,因此如果女友想多一些体贴,那他就太粘人了,可是如果我想多一些体贴那她太冷漠的,像个木头,如果同事问关心细节,他就是有强迫症反之,如果我更在乎细节,他就是粗心大意。

进行比较

比较也是评判的一种形式。

回避责任

不管你是否喜欢,但是你不得不做这种表达方式淡化了个人责任。

“你让我”是人们常用的另一短语 ,例如“你让我伤透了心”其实我们的表达方式忽视了我们的情感内在根源。

我们可以用负责任的语言代替回避责任的语言。

当我们根据以下理由行动时,我们也就试图回避责任。

图片[1]-《非暴力沟通》第20周读书分享-圣矾创业博客

一旦意识不到,我们是自己的主人,我们就成了危险人物

强人所难

我们对别人的要求往往暗含着威胁,如果不配合,他们就会受到惩罚。在我们的社会中,这是强者常用的手段。

我们大多数的人使用的语言倾向于评判比较命令和指责,而不是鼓励我们倾听彼此的感受和需要。

人们越是习惯于评定是非,他们也就越倾向于追随权威,来获得正确和错误的标准。

道德评判就是一种异化的沟通方式,他使我们难以体会到心中的爱。

区分观察和评论

不区分观察和评论,人们将倾向于听到批评。

非暴力沟通的第一个要素是观察。我们仔细观察正在发生的事情,并清楚地说出观察,结果非暴力沟通,并不要求我们保持完全的客观而不做任何评论,他只是强调区分观察和评论的重要性,将观察和评论混为一谈,人们将倾向于听到批评,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

我从未见过懒惰的人,我见过有个人有时在下午睡觉,在雨天不出门,但他不是个懒惰的人,请在说我胡言乱语之前想一想,他是个懒惰的人还是他的行为被我们称为懒惰。

我从未见过愚蠢的孩子,我见过有个孩子有时做的事我不理解,或不按我的吩咐做事情,但他不是愚蠢的孩子请在你说他愚蠢之前想一想,他是个愚蠢的孩子,还是他懂得事情与你不一样。

我使劲看了又看,但从未看到厨师,我看到有个人把食物调配在一起,打起了火看着炒菜的炉子,我看到这些,但没有看到厨师,告诉我当你看的时候你看到的是厨师,还是有个人做的事情,被我们称为烹饪。

我们说有的人懒惰,另一些人说他们与世无争,我们说有的人愚蠢,另一些人说他学习方法有区别。

因此我得出结论如果不把事实和意见混为一谈,我们将不再困惑,因为你可能无所谓,我也想说这只是我的意见。

负面标签的消极影响很明显,例如用懒惰和愚蠢这样的词形容人,然而,正面或中性的标签也会妨碍,我们全面了解一个人,例如用厨师一词定义人。

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

区分观察和评论

图片[2]-《非暴力沟通》第20周读书分享-圣矾创业博客 图片[3]-《非暴力沟通》第20周读书分享-圣矾创业博客

 

非暴力沟通的第一个要素是观察将观察和评论混为一谈,别人就会倾向于听到批评并反驳我们

体会和表达感受

非暴力沟通的第二个要素是感受

区分感受和想法(自我评价)

在非暴力沟通中,我们注意区分感受和想法。

A:想法

我觉得我吉他弹得不好

在这个句子中,我评价自己吉他弹的好不好,而没有表达感受。

B:感受

作为吉他手,我有些失落。

作为吉他手,我很郁闷。

当我们说“我觉得”,我们常常并不是在表达感受,而是在表达想法,例如:有时我们会说:“我觉得这不公平”。在这句话中,“我觉得”换成“我认为”,也许更恰当。

当我们说“我觉得”,我们常常并不是在表达感受,而是在表达想法,例如:有时我们会说:“我觉得这不公平”。在这句话中,“我觉得”换成“我认为”,也许更恰当。

还有一些词表达的是想法而非感受,例如被抛弃、被羞辱、被虐待、被打扰、被拒绝、不受重视、被束缚、被欺负、无人理睬、得不到支持、无人赏识、被利用、被贬低。

建立表达感受的词汇表

清楚地表达感受,需要丰富的词汇“很好”或“很差”这样的词语很难,让人明白我们实际的状况。

例如,如果我们说,我感觉良好“良好”这个词所表达的感受可能是高兴轻松欣慰或别的,为了更好地沟通情感,非暴力沟通主张使用具体的语言。

为了清晰地表达感受我们编制了以下的词汇表。

图片[4]-《非暴力沟通》第20周读书分享-圣矾创业博客

非暴力沟通的第二个要素是感受通过建立表达感受的词汇表,我们可以更清楚的表达感受,从而使沟通更为顺畅,在表达感受时,示弱有助于解决冲突。此外,非暴力沟通还对表达具体感受的词语与陈述想法评论以及观点的词语做了区分。

感受的根源

别人的行为可能会刺激我们,但并不是我们感受的根源。

听到不中听的话,四种选择。

非暴力沟通强调,感受的根源在于我们自身。我们的需要和期待以及对他人言行的看法导致了我们的感受。

第一种是认为自己犯了错,例如有人气愤地说,我从没见过像你这么自私的人,这时我们可能会自责。哦,我没考虑别人的感受,真是太自私了,这会导致我们内疚,惭愧,甚至厌恶自己。

第二种是指责对方,这时我们也许会驳斥对方 “你没有权利这么说,我一直都很在乎你的感受,你才自私”,在争吵时,我们一般会感动恼怒。

第三种是了解我们的感受和需要,这时,我们可能会发现我们有些伤心,因为我们看重信任和接纳。

第四种是用心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这时,我们也许就会想他伤心,可能是因为他需要体贴和支持。

通过了解我们的需要愿望期待以及想法,我们不再指责他人,而承认我们的感受源于自身。

非暴力沟通需要:生命健康成长的要素

批评往往暗含着期待,对他人的批评实际上间接表达了我们尚未满足的需求

如果一个人说“你从不理解我,他实际上是渴望得到理解”,如果太太说“这个星期你每天都工作到很晚,你喜欢工作不喜欢我”那反映了,他看重亲密关系。

如果我们通过批评来提出主张,人们的反应常常是申辩或反击,反之,如果我们直接说出需要,其他人就叫有可能做出积极的回应。

请求帮助

我们在前几章介绍到了非暴力沟通的三个要素:观察、感受和需要。

在本章中,我们将讨论非暴力沟通的第四个要素:请求。在表达观察感受需要之后,我们请求他人的帮助,以什么样的方式提出请求容易得到积极的回应呢?

提出具体的请求

许多来向我求助的人,后来发现他们感到沮丧或灰心,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不清楚自己对他人究竟有什么样的期待?

我们要清楚地告诉对方,我们希望他们做什么,如果我们请求他人不做什么,也许对方会感到困惑,不知道我们到底想要什么,而且这样的请求还容易引起别人的反感。

我们提出的请求越具体越好,如果我们的意思含糊不清别人就难以了解我们到底想要什么。

有一副卡通画描述的是一个人掉到湖里,在湖中挣扎时,他冲着岸上的狗喊道快去求助,在第二幅画中,这只狗躺在精神病医生的诊断台上。这个故事反映了人们对于帮助的含义可能存在不同的看法。

明确谈话目的

有时候我们并不需要直接提出请求,比如在房间里看电视的孩子叫道:妈,我口渴了”在这种情况下很明显,他是希望妈妈给他拿饮料。

然而在另一些时候,我们也许只是说出我们的不快,却误以为别人知道我们想要什么。

例如一位太太和先生说“我叫你带瓶酱油回来,可是你忘了好烦啊,也许太太是希望先生马上去买酱油,但他先生可能会以为她只是在指责他,如果我们只是表达自己的感受,别人可能就不清楚,我们想要什么了

请求反馈

我们的意思和别人的理解,有时可能是两回事,如果无法确定对方是否已经明白,我们可能就需要得到反馈。

请求反馈能确保对方准确把握我们的意思,有时问一句我的意思清楚吗?然后对方表个态就足够了。

当对方给予反馈表达我们的感激,如果对方不愿反馈倾听他们的感受和需要。

了解他人的反应

在确认对方已经明白后,我们常常会急于了解对方的反应,一般来说,我们关心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对方此时此刻的感受

第二个方面,对方正在想什么

第三个方面,对方是否接受我们的请求

在集体讨论时提出请求

参加集体讨论时说清楚,我们希望得到怎样的反馈是至关重要的,如果不清楚发言的目的,我们的讨论也许只是在浪费时间,而无法满足任何人的需要。

请求与命令

一旦人们认为不答应我们就会受到责罚,他们就会把我们的请求看作是命令,听到命令时一个人只能看到两种选择,服从或反抗,不论如何,只要人们认为我们是在强迫他们,他们就不会乐于满足我们的需要,如果我们在过去常常指责他人,那么我们的请求很可能会被看作是命令,而一个经常受到指责的人也会倾向于将请求解读为命令

在生活中,如果我们不想勉强人,那么清楚的表明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这有助于人们相信我们提出的是请求而非命令

例如我们可以说“帮我打开窗户好吗?”而不是说“请打开窗户”

非暴力沟通的目的不是为了改变他人来迎合我们,相反,非暴力沟通重视每个人的需要,他的目的是帮助我们在诚实和倾听的基础上与人联系。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